2025年4月11日,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陈功受邀参加在江苏江阴召开的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专家工作会议。本次会议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主办,旨在凝聚专家智慧,推动武术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体育强国建设。

武术研究院院长张玉萍、副院长申振刚、李永强出席会议,与武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中青年学者工作委员会专家学者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推进武术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会上,张玉萍院长为新一届中青年学者工作委员会专家颁发聘书。新一届中青年学者工作委员会由李士英、郭玉成、赵斌、高楚兰、洪浩、李龙、杨祥全、马剑、于海、方方、丁传伟、丁保玉、陈功、任哲14人组成。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武术作为传统文化的精粹与民族智慧的结晶,承载着“文化基因”与“强身密码”的双重价值。当下,随着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武术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破解武术发展的时代困境,实现武术高质量发展,助力体育强国建设,需要在理论深度和实践广度上进行系统思考与创新探索。
会议围绕“改革创新促武术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助体育强国建设”主题展开深入讨论。与会专家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就新时代武术定义与概念、跨界融合发展、武术入奥、科技赋能武术、体制机制改革、传承与协调发展、教育体系建设等议题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意见。
陈功教授指出,武术是助力人口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民高品质生活、促进中华文化价值认同与人类和平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媒介。并从人口学视角下的武术发展战略重构、健康中国战略下的武术价值重塑、体育强国战略下的武术竞争力提升、文化强国建设中的武术文化价值彰显、丰台区“武术进家庭”的创新实践与深度推进、武术未来发展的创新路径与战略思考六个层面进行阐述。推动武术高质量发展,助力体育强国建设,需要我们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在人口学变革、健康中国战略、体育强国建设、文化强国建设、家庭普及推广、武医融合以及未来创新路径等方面进行系统思考和创新实践。通过多维度、多层次、多领域的创新发展,必将开创武术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强调,要提升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以更高的使命感和更强的责任感推动武术事业发展,充分发挥专家的榜样作用,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武术事业。要拓宽视野,改革创新,守住武术的根和魂,坚定不移走改革创新发展之路,推动武术跨界融合,利用科技赋能,综合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开展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要强化落实,传承发展,围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推动武术走向世界、提高武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关键问题,集中攻关,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确保武术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为体育强国、文化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武术力量。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为武术事业高质量发展凝聚了共识,拓展了思路,提供了宝贵的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与会专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武术事业的传承创新和国际化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延伸阅读
近年来,人口研究所与体育教研部紧密合作,在武术研究中心和燕园街道的支持下,共同开展了燕园街道主动健康中国传统养生运动干预体系、太极拳课程思政建设及“武术进家庭”等应用研究。
积极发挥各自的专业和资源优势。通过构建和完善“个人—家庭—社区—医院—高校”五位一体的运动健康促进体系,围绕居民健康推出一系列专业化服务活动,如科学健身大讲堂、体质测试与评估、运动训练兴趣课程及参与体育比赛等,持续探索体卫融合工作,提升社区居民身心健康水平,推动老年友好社区建设。
太极拳课程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通过构建并实践教、学、练、赛、研、用“六位一体”的育人新体系,打造课内外一体化的良性循环太极拳教育生态,制定太极拳运动处方,开展运动健康评估,建设校园太极文化,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一体化。
“武术进家庭”项目由北京大学联合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丰台区政府共同开展,核心理念为“武韵传家,气贯华夏”。项目旨在凝聚政府、高校及社会力量,协同保护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促进家庭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