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9日,第二届“人口与发展”博士研究生学术研讨会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主办,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人口健康与发展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社区治理现代化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研讨会获得“2022年度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的支持。
研讨会由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陈功教授致开幕辞。特邀西南财经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杨成钢,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处人口与发展高级项目官员贾国平博士为参会学生代表作主旨报告;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郭未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茅倬彦教授,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战略研究部(科研处)副处长、副研究员李沛霖,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李宁副教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周俊山副教授,重庆大学李成波副教授,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助理教授郭超、杨帆、王振杰和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黄庆波博士受邀参加并担任本届研讨会的大会发言与平行论坛点评专家。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圣安德鲁斯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澳门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台湾中正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昆明理工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河北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青岛科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的100余名硕博研究生参加本次会议。
大会开幕式
2022年是马寅初先生诞辰140周年、《新人口论》发表65周年;2022年7月11日是第33个“世界人口日”,本次研讨会既是北京大学纪念马寅初先生诞辰14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也是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宣传“世界人口日”的重要年度活动。研讨会以“均衡、包容与可持续的人口发展”为大会主题,旨在从交叉学科的视角对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前沿问题展开对话,促进青年学者经验共享、交流互进,激励广大青年学者投身人口事业,不忘历史,开拓未来,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陈功代表主办单位致欢迎辞。他表示,本届研讨会具有不同寻常的背景和意义,对人口发展的特别关注和研究是基于时代发展的要求、国家战略的需求,也是文化传承和红色血脉赓续的诉求。他向到会专家学者和青年学子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提出因为具有对于科研的共识和共同的努力才造就了今日的机缘。他期望会议能够以新带青、以文会友,令青年学子尽快肩负起人口科学学科传承和现实人口问题探索的重任,成为学科发展的中坚力量和新希望。
陈功致辞
本届研讨会特别设置“专家主旨报告”环节,由杨成钢和贾国平为参会的博士研究生作主题分享。杨成钢以“人口哲学与中国人口发展”为主题,从人口哲学的思想入手去思考人口发展变迁和未来方向,对于人口系统内部均衡和人口系统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外部协调进行了理论探讨和深刻解读。贾国平以“生命周期视角下家庭支持政策框架”为主题,关注了低生育率这一影响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要议题,既总结了欧洲部分国家应对低生育率实践中的成功经验,也对亚洲发达国家相关政策实践收效甚微背后原因作出了思考,通过国际视域的比较,从生命周期视角出发对于如何在中国建立以家庭为核心的生育支持政策提出了设计思路。
杨成钢、贾国平作主旨报告
大会包括上午主会场的“主题报告”和下午四场专题研讨平行论坛,平行论坛主题分别为“人口健康”“婚姻、生育与社会性别”“人口老龄化”和“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均衡、可持续发展”。大会经过2轮严格专家匿名评审,共有3位学生代表入选主会场主题报告环节,20位学生代表入选专题研讨平行论坛进行口头报告。与会青年学子选题贴近社会现实和学术前沿,从交叉学科的视角对应对低生育率、人口健康、人口老龄化、人口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婚姻家庭、社会性别平等、人口迁移与流动、弱势人群社会融合等热点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精彩的报告。与会专家针对每一位报告人的研究论文进行了详细的点评并提供了有针对性的修改建议,实现了专家学者与青年学子的充分交流与学术探讨。
相较于第一届“人口与发展”博士研究生研讨会,本届论坛呈现三大特点:第一,投稿论文创新性突出:来稿参会人员覆盖高校范围广,投稿论文质量高,研究的前沿性和创新性得到了匿名评审专家、到会点评专家、听会观众的高度评价。第二,形式与背景构成多元化:研讨会形式构成更加多元,本届研讨会新增了名家主旨报告板块,为参会学生代表了解国际视角、学术前沿和创新理论,与学界名家近距离交流提供了机会;参会学生代表学科背景构成更加多元,包括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专业。第三,受众更具广泛性:本届论坛开放腾讯会议参会平台,并首次开通线上直播渠道,尽最大努力扩大听会受众,本届论坛参会规模较上一届扩大了一倍。
部分参会同学口头报告
与会专家进行点评(从左到右:郭未、茅倬彦、李沛霖、周俊山、李成波、李宁、郭超、杨帆、黄庆波、王振杰)
研讨会闭幕式上,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副所长张蕾致闭幕辞并宣读获奖名单。张蕾对青年学者提出期望,鼓励大家要在全球经济社会和人口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把握时代机遇,做前瞻研究;勇于创新,做与国家重大需求相契合的研究;积极探索,组织参与具备合力的研究。在时代机遇中通过对未来人口发展方向性的把握,找到具有潜力的研究对象;通过学术交流共享实现和保障研究的前沿性,形成兼具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的成果。
张蕾致闭幕辞
本届研讨会共评选出优秀论文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8名;并根据论文的创新水平,特别增设评选出“卓越创新奖”2名。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承担着引领和推动国内和国际人口科学发展的重任,将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卓越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作为学科建设的重点之一。以人口研究所为依托的“人口与发展”博士研究生研讨会给广大青年博士搭建了一个与人口学领域专家学者近距离沟通的学术平台,也为国内外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科研实践提供了交流平台。知识共享、学术互惠推动青年博士们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推动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促进新时代人口均衡发展,完善人口长期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提供学理支持。
参会代表合影
附:“第二届‘人口与发展’博士研究生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姓 名
|
获奖论文
|
获奖等级
|
韩琳琳
|
慢病冲击、多层次医疗保险与家庭消费
|
卓越创新奖
|
胡 开
|
The short-term impacts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on live births in China
|
卓越创新奖
|
罗志华
|
扩散、融合还是选择:流动如何影响女性初婚初育间隔?—基于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
一等奖
|
李诗扬
|
子代教育影响中老年父代心理健康的动态效应—基于追踪数据的增长曲线模型分析
|
一等奖
|
杨艳飞
|
北京市人口调控政策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
|
二等奖
|
白春玲
|
童年贫困与中老年健康:年龄效应和队列效应的考察
|
二等奖
|
汪 斌
|
数字赋能:新媒介技术与当代青年性别观念现代化
|
二等奖
|
张 怡
|
参军经历、社会资本与退役军人健康
|
二等奖
|
刘英俊
|
农转非、就业壁垒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2002~2013年
|
三等奖
|
李瑶玥
|
影响中国居民肥胖的社会经济因素
|
三等奖
|
段亚男
|
隔代关爱的“力量”:祖辈照料与儿童健康研究
|
三等奖
|
陈兴鑫
|
延迟退休政策对我国城镇职工基础养老保险缴费率的影响研究
|
三等奖
|
戴优升
|
乡城流动促进农村青年性别观念现代化了吗?—基于CGSS2012-2017混合截面数据的分析
|
三等奖
|
张 雪
|
老年人口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城乡差异分析—基于CHARLS (2018)数据的实证分析
|
三等奖
|
王延赏
|
"Why does Mental Health Deteriorate in Adults? The Role of in Utero Malnutrition and Son-preference"
|
优秀奖
|
李豪豪
|
慢性病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
优秀奖
|
梁声远
|
医疗市场化的未竟之业:反思中国市场化与健康不平等
|
优秀奖
|
王 羽
|
我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和发展思考—基于消费者购买决策理论
|
优秀奖
|
郑健松
|
互联网时代下老年人主观福祉分析—主观收入和社会信任的中介作用
|
优秀奖
|
杨舒雯
|
残疾人社会融合问题研究:基于英国的经验与启示
|
优秀奖
|
袁典琪
|
子女性别结构与女性劳动参与
|
优秀奖
|
李秉宸
|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能降低能源消耗吗?—来自省级层面的证据
|
优秀奖
|
获奖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