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瑛
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
个人简介
郑晓瑛,女,现任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世界卫生组织生殖健康和人口科学合作中心教授,所长/主任,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国家科技部人口健康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郑晓瑛于1991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体质人类学)此前获河北医科大学医学学士 学位。1994.6-1994.12在伦敦大学热带病研究院人口所为WHO高访学者,1994.8-1995.8为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人口与发展中心博士后,1995.8-1996.6为美国哈佛大学文理学院访问学者。1999.12-2000.3 约翰•霍普金森大学盖次基金会人口研究所特邀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口、环境与健康, 生殖健康,健康经济管理与社会发展公共政策。
在北京大学任教期间,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讲授英文课程“生殖健康的社会科学研究”和中文课程“人口健康与卫生经济学”。承担了30多项联合国人口基金,联合国妇女基,世界银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计划发展署,南-南国际生殖健康合作,亚太妇女和资源中心,福特基金等国际机构的20余项人口健康和生殖健康项目,并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务院“五普”办公室,国家统计局,国家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政府部门的近20余项重大和重点人口健康与发展领域的项目。200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1和2007年分获国家科技部“973”重大项目。
近些年来,郑晓瑛教授编/译/著作14部,在国内外期刊发表120余篇论文,在国内外重大会议论文80余篇,科研论文和工作获奖 30余项。2000年获“中国首届优秀博士后奖”; 2003获“全国人口与计划生育科技工作先进个人”;2004获国家政府津贴;2004获国家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先进个人”;2004获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5获“全国优秀博士后称号”;2006获“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科技贡献奖”;2006“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获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软科学特等奖等重要奖项。2008年获世界卫生组织生殖健康部和联合国计划发展署、联合国人口基金、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人类生殖特别规划属联合颁发的亚太地区生殖健康咨询专家委员2001-2008特殊贡献证书。
郑晓瑛教授在国际机构和国家政府部门兼任中国抗癫痫学会副会长,民政部中国老年学教学和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中国优生优育科学协会副会长,国家人口与计生委《中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首席科学家,曾经担任世界银行、联合国人口基金、世界卫生组织和亚太地区国际机构的专家和专业委员会的委员。联合国人口基金中国第五/六周期项目专家组副组长。同时,担任《人口与发展》(CSSCI)(原市场与人口分析)主编和多种杂志的编委和评阅人,也是国内外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目前,她被聘为亚太经合组织(APEC)健康委员会委员.
主要论著:
郑晓瑛、孙喜斌、刘民等著,2007。中国残疾预防对策研究。邓朴方编委会主任,王新宪、张为民、窦玉沛、马晓伟、汤晓泉编委会副主任,程凯、郑晓瑛主编,陈新民, 陈功副主编,2007。残疾人口与发展研究丛书。华夏出版社,北京
郑晓瑛、金小桃主编, 《聚焦中国低龄人口》(第二届中国人口问题高级资讯会报告集), 中国人口出版社, 2006年4月
郑晓瑛、金小桃主编, 《聚焦中国人口健康》(第三届中国人口问题高级资讯会报告集), 中国人口出版社,2006年4月
郑晓瑛等著,提高中国出生人口素质的理论和实践---出生缺陷综合预防的理论框架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283页,335千字
游允中 郑晓瑛主编,中国人口的死亡和健康-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死亡水平、类型、原因和发展趋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
金小桃,郑晓瑛主编,聚焦中国人口安全-首届中国人口问题高级咨讯会演讲录,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年1月。
关世杰主编,牛大勇,郑晓瑛,丘泽奇副主编。世界文化的东亚视角,中国哈佛-燕京学者2003北京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北京。
郑晓瑛著,生殖健康导论, 中国人口出版社, 1997年12月。
郑晓瑛主编,中国女性人口的问题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8月。中文论文
郑晓瑛,陈功,庞丽华,曹桂英,任强,刘玉博,张蕾,纪颖,2007.中国人口、人力资本变化趋势,市场与人口分析,第13卷,第1期:1-11
郑晓瑛,任强. 2007.“中国生殖健康方案的推进和已婚育龄人口避孕模式转变— ICPD+10:避孕方法的医控模式和自控模式有变化吗?”人口与经济,第6期:5-11郑晓瑛,2007.交叉学科的重要性及其发展,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4卷,第3期:141-147
郑晓瑛,纪颖,宋新明,陈功,刘菊芬,张蕾,2007.中国不良出生结局的变化及对人口健康的启示,中国人口科学,第3期:48-54
郑晓瑛,宋新明,陈功,陈佳鹏,纪颖,武继磊,刘菊芬,张蕾,范向华,2007.中国出生缺陷高发地区出生缺陷的发生水平和流行病学特征,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第28卷,第1期:5-9
郑晓瑛,景枫,李成福,武继磊,张蕾, 2007.无锡市出生缺陷发生的主要环境危险因素,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第15卷,第5期:273-275
蔡春光、陈功、乔晓春、郑晓瑛*,2007. 单边界和双边界二分式条件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以北京空气污染对健康危害问卷调查为例中国环境科学, 27(1):39-43(Ei 源期刊)
武继磊,郑晓瑛,2007.中国出生缺陷区域发展水平的Kriging插值模拟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第28卷,第2期:184-188
蔡春光、郑晓瑛,2007. 北京市空气污染健康损失的支付意愿研究经济科学,第1 期:107-115.
陈功,庞丽华,郑晓瑛,2007.中国人工流产的水平、趋势及影响因素,中国人口科学,第5期:49-59
刘岚,陈功,郑晓瑛,2007.我国城镇社会医疗保障面临的困境与模式选择,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9期:47-51.
蔡春光,郑晓瑛,2007.改善空气质量健康效益的非市场价值评估. 中国环境研究,第4 期: 148-152
郑晓瑛,宋新明,陈功, 2006.论中国人口健康研究的优先领域, 人口研究, 第30卷,第6期:69-73
郑晓瑛,陈嵘,张蕾,刘菊芬,陈秋媛, 2006.孕前-围孕保健的ACI模式,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第14卷,第11期: 652-655
郑晓瑛,宋新明,陈功,2005.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战略转变:从产前—围产保健到孕前—围孕保健,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第13卷,第8期:452-456.
郑晓瑛,2003.中国死亡模式转变与国家卫生服务利用效率的关系,中国人口科学,第4 期:23-31.
郑晓瑛,2003.再论人口健康,人口研究,第27卷,第4期:13-24
郑晓瑛,陈功,庞丽华,2003.试论卫生资源与老年人口增长之间的协调发展,人口与经济,第5期:8-14。
郑晓瑛,2001.关于构建妇幼卫生管理评价方法的研究,中国妇幼保健,第16卷第6期:333-336
郑晓瑛,2001.人口普查与性别统计,妇女研究论丛,第3期:11-15
郑晓瑛,2001.疾病和失能对老年人口健康预期寿命的影响—兼论卫生资源在老年人口健康分类投资的方向,中国人口科学,第4期:29-36
郑晓瑛,2000.西部开发中的EPD教育问题,市场与人口分析,第6卷,第3期:33-38
郑晓瑛,宋新明,2000.健康人口学的概念界定和内涵研究,人口研究,第24卷,第4 期:1-8.
郑晓瑛,2000.老年人口健康生活质量评价原则的探讨,南方人口,第15卷,第1期:8-13
郑晓瑛,2000.对人口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建议,中国人口科学, 第1期:59-62
郑晓瑛,2000.中国老年人口健康评价指标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7卷, 第4期:144-151
郑晓瑛,2000.医疗体制改革与社会医疗保险基金合理利用原则的研究,人口与经济,第1期:11-17
郑晓瑛,2000.全球健康研究与发展的新动向,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第8卷,第12期:564-566
郑晓瑛,2000.中国出生人口质量的现状与干预途径,中国人口科学,第6期:1-9
Gong Chen, Guangzong Mu, Xinming Song, ZHENG Xiaoying*,2008. Ten Big Challenges Confronting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Asian Population Studies.
Qiang Ren*, Jie Fan, Zhizhong Zhang, ZHENG Xiaoying, G. Robert Delong1. 2008. An environment approach of correcting iodine deficiency Supplementing iodine in soil by iodination of irrigation water in remote areas. Journal of Trace Elements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22(2008)1-8.
Xue Gu, Liangmn Lin, ZHENG Xiaoying*, Ting Zhang, Xinming Song, Jinfeng Wang, Xinhu Li, Peizhen Li, Gong Chen, Jilei Wu, Lihua Wu and Jufen Liu,2007. High Prevalence of NTDs in Shanxi Province: A Combined Epidemiological Approach. Birth Defect Research (Part A), Vol: 79, pp 702 - 707
Wolfgang Lutz, Sergei Scherbov, Gui Ying Cao, Qiang Ren and Xiaoying Zheng*, 2007. China’s Uncertain Demographic Present and Future. Vienna Yearbook of Population Research. pp37-59(email address: Lutz and Zheng )
Zheng Xiao-ying,Chen Gong,Sten Nilsson, Guiying Cao, Liu Yu-bo, Pang Li-hua, 2007. Population and Human Capital Trends in Metropolitan China:Case of Beijing, "The Harmony of Civilization Modes of Humankind " Selected Papers of Beijing Forum(2006):217-231,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Xinhu Li, Jinfeng Wang Yelan Liao, Bin Meng, ZHENG Xiaoying*, 2006. A Geological analysis for the environment cause of human birth defects based on GIS, Toxicological &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TEC). July-Sept. 88(3):551-559
Jinfeng Wang, Anthony J McMichael, Bin Meng, Niels G Becker, Weiguo Han, Kathryn Glass, Jilei Wu, Xuhua Liu, Jiyuan Liu, Xiaowen Li, Xiaoying Zheng, 2006。Spatial Dynamics of an Epidemic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in an Urban Area, 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Vol.84(12), Printed December 2006,pp965-968。
Zheng Xiaoying,zhang Lei, Ji Ying et all, 2005. Medical –ethical analysis of problems in epileptic population and its impact on the living quality of patients,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on, Vol. 9:(32):237-239.
ZHENG Xiaoying, Lihua Pang, 2005. Monitoring Ten Years of ICPD implementation, The Way Forward to 2015, Asian Country Reports, Kuala Lumpur: ARROW.
Song Xin-ming, Chen Gong, Zheng Xiao-ying 2005,Chinese Life Expectancy and Police Implications, The Harmony and Prosperity of Civilizations Selected Papers of Beijing Forum(2004):357-365.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
ZHENG Xiaoying*, Ting Zhang, Yifei Wang, Chen Xu, Gong Chen, Ruolei Xin, Jiapeng Chen, Xumei Hu, Qing Yang, Xinming Song, Lihua Pang, Ying Ji, Lei Zhang, Jufen Liu, Yanling Guo and Yan Zhang, 2004. Intrauterine Infections and Birth Defects,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 Science,No.17: 476-491.
Jilei Wu, Jinfeng Wang, Bin Meng, Gong Chen, Lihua Pang, Xinming Song, Keli Zhang, Ting Zhang, ZHENG Xiaoying*, 2004. Spatial Exploratory Data Analysi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Risk Factors to Birth Defects, BMC Public Health, Vol.4(23) doi: 10.1186/1471-2458-23. Published 18 June 2004-6-19,pp 1-19。
ZHENG Xiaoying, Country Study of China, Taking Up the Cairo Challenge: Country Studies in Asia-Pacific, ARROW, 1999, 7 (ISBN: 983-990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