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人口健康与发展研究中心共承担20项国家和省部级立项的人口健康与发展领域课题,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1项。中心作为第一或责任作者单位发表论文23篇,其中SCI/SSCI论文9篇,中文学术期刊论文14篇;出版专著6本。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共14人次。具体如下:
郑晓瑛教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化老龄照护系统的构建与实现》结题,为我国应对老龄社会的经济、社会及公共政策应对提供理论指导和数据、方法支撑,为我国老龄学科建设研究队伍和培养领军人才,对形成具有中国情境的应对老龄社会的重大关键创新理论,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残联项目《“十三五”规划残疾人事业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和《国家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项目(100个试验区)》;国际项目《Equality, Quality and Accountability in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and Rights in India, Indonesia and China》。2018年1月14-18日,郑晓瑛教授受邀参加在德国马普人口研究所举行的马普-北大联合研讨会并在会上发言,介绍中国人口老龄化相关研究,为推动中国与欧洲人口科学的进步作出努力;6月20-24日,出访日本,参加第107届日本社会病理学年度会议并在会上发言,介绍了中国出生缺陷的病理诊断,促进亚洲病理学交流与发展;8月13-17日,出访巴布亚新几内亚,参加APEC第三次高官会议,推动亚太及中国健康事业的发展;9月11日,受邀参加在中国北京举办的APEC监管科学卓越中心论坛并在会上介绍APEC的健康科学研究进展;10月29-31日,受邀参加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妇女科学权力大会并在会上发表以“中国妇女30年”为主题的演讲;11月27-29日,参加在意大利召开的第14届发展中国家科学大会,推动发展中国家人口与健康事业的发展。
宋新明教授:承担健康预期寿命与人口群体健康水平测量,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负责人;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项目主要骨干;失独人群心理互助模式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项目主要骨干;关于“十三五”规划中残疾人家庭收入及相关政策分析,中国残联项目,项目负责人;国家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项目(100个试验区),专家技术组残疾评定和报告小组组长。
陈功教授: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提高运动健康效果的关键因素和健身指导方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研究》;承担中国残联项目《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数据质量评估项目》。
裴丽君教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生命早期环境暴露与不良妊娠结局风险的区域差异及作用机制》;合作承担中国心血管管理中心项目《中国高血压患病率分布及宏观因素研究》;承担达能营养基金项目《育龄妇女维生素D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关联研究》。
乔晓春教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健康预期寿命与人口群体健康水平测量》。
庞丽华副教授:承担教育部项目《全面二孩政策与学前教育资源配置》。10月16日,庞丽华副教授参加北京大学老龄化交叉学科群建设高峰论坛(北京);12月1-2日,参加世界格局变化下的中国:崛起的移民接收国及其理论、政策与趋势研讨会(上海)。
武继磊副教授:承担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基于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下京津冀地区人口聚居趋势及影响因素空间分析》。10月16日,参加北京大学老龄化交叉学科群建设高峰论坛(北京)
胡玉坤副教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京市城乡妇女二孩生育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刘岚副教授:承担全国老龄办2018年政策理论研究项目《“台湾‘在地老化’长照模式的经验与启示研究”》。
黄成礼副教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养老模式研究》。
刘天俐副教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失独人群心理互助模式研究》。